所有煎熬和孤獨, 都成了我走向你的路
點閱:765其他題名:所有煎熬和孤獨都成了我走向你的路
作者:蕊希文
出版年:2019
出版社:三采文化
出版地:臺北市
集叢名:愛寫:31
格式:EPUB 流式
字數:48721
ISBN:9789576581595
分類:散文  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
內容簡介
☀ 影響2000 萬年輕人對感情、人生的思考與態度!☀
陪伴45 億人次度過孤獨夜晚的深夜電台主播,
《願你迷路到我身旁》作者蕊希暖心新作。
成長是無數次的彷徨無措,以及數不清的隱忍和堅強,
願你永遠坦蕩善良,不懼風霜。
特別收錄#6部原聲音頻#
讓蕊希用一段聲音,陪你入睡。
/
寫給每一個愛過、哭過、失去過,
但依然在用力成長的你。
/
所謂成長,
就是把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。
從有了壓力、不悅就找人分擔,
總是試圖在別人身上尋求理解與寬慰,
到終於懂得了,笑著說一句:
「我沒事,沒什麼大不了的。」
這種轉變,並不容易吧。
感情路上,我們都曾為一個人莽莽撞撞,
最後卻發現,真實的世界多的是愛而不得,
不怕失去的人最強大。
願你我都能成為那種,
一旦認定了什麼,內心就無比堅定的人。
願我們都能在那份堅定中,
不計較得失後果,步履堅定地前進。
「原來,所有的煎熬與孤獨,都成了我走向你的路,
就算隔著全世界,我也要拚命走向你。」──蕊希。
#關於☾那些無法從頭來過的愛☽...
*
夜裡的故事總比白天多,
得不到的人,總比愛過的更難過。
*
如果我們終於會有分開的那天,
那就讓我們增加在一起時的幸福感,
當我們分開的時候也覺得了無遺憾。
*
選擇能讓你更快樂,選擇能減少你痛苦的。
*
我們都曾在感情裡受傷,
但也都在完成著救贖和成長。
#關於☾逐漸把哭聲調成靜音的人生☽...
*
努力總會有用的。
只是,它不知道會將對你的回報落在什麼地方。
*
白天才不會去想失去,才不會去想從前。
白天我是個特別樂觀的人,
敢和生活頂撞,敢在困境裡撒野。
天黑了,就膽小了。
它把我的軟弱統統放大,
也把我的哭聲從靜音調到震耳欲聾。
*
真希望,
沒有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的我們,
能默默地在自己的身體裡
創造出更多更多平和的力量。
*
你會變成了不起的自己,
了不起地向著困難前進,
了不起地不再懼怕。
/
我們所有人都擁抱著美好而來。
人生漫長,我們都好生走路。
/
☀封面設計理念
在時而孤獨、時而忙碌的城市中學習與工作,
我們早出晚歸,拚命努力去接近想要的將來,
儘管心理期待著一路順風、美夢成真,
但我們也會疲憊、會喪氣和難過。
選用珠光紙質的維納斯凝雪映畫美術紙,
讓夜色與燈火相映的歸途中,微微發光,
襯出奔赴夢想每一步中所乘載的孤獨、堅定與希望。
生活不會盡如人意。
但求,相信自己,和你的命運。
願你的美好,有出口也有歸處。
本書特色
21篇來自心裡的故事, 寫盡愛情、成長的痛與希望。
50張全彩的人生風景,陪你看遍世間美好的轉瞬。
讀者好評
「她不斷地敲擊讀者的心靈,原來這世間,一切皆有其意義。你所吃的虧、忍的痛、扛的罪、擔的責、流的淚都會變成光, 照亮你的路。」──天堂的風
「文筆很好,感情細膩,真實溫暖,最後媽媽寫給女兒的信,很經典,內容值得一讀再讀。」──紫竹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蕊希
1993年生,本名宋思迪,生於大連,巨蟹座,畢業於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,超人氣情感治癒系微信公眾號「蕊希」創始人兼主播。曾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,現在是努力創業、渴望周遊世界的夢想家。
所主持音頻自媒體「蕊希電台」,全網聽眾破2000 萬,音訊總播放量超過45億人次,因此榮獲「中國新媒體百大人物」。每晚用聲音治癒近2000 萬個孤獨的心靈,聽她的聲音,會上癮。
首部情感勵志作品《願你迷路到我身旁》,短短幾個月累計銷量就突破20 萬冊,締造了該年度當當網單本新書銷量的紀錄。目前暢銷30 萬冊,被當當網評為最受歡迎的女性作家之一。
☀新浪微博:@蕊希Erin
☀微信公眾號:蕊希(ruixi709)
章節
- 自序/願,年歲漸長,但你仍如今日般無懼風霜
- STORY 02 所謂成長,就是把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
- STORY 03 我二十五歲,他四十五歲,我們相愛了
- STORY 04 人生漫長,我們都好生走路
- STORY 05 你說,我們會一直這樣快樂嗎?
- STORY 06 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,卻沒有了我們
- STORY 08 願你和深愛的人有結果,即使錯過也感恩曾擁有過
- STORY 09 被喜歡的人,你可真幸運哪
- STORY 11 我們都在等「世上唯一契合靈魂」
- STORY 12 夜裡的故事總比白天多,得不到的人總比愛過的更難過
- STORY 13 愛情不是便當,需要鄭重其事
- STORY 14 別試圖考驗愛情,因為愛情根本經不起考驗
- STORY 16 降低對他人人生的參與感,是降低失望的最好方式
- STORY 17 善惡有報,切勿「因人而異」
- STORY 19 所有的背井離鄉,都是為了榮歸故里
- STORY 20 我們的父母正走在,和我們告別的路上